再生塑料市場:再生PP市場變化快,急需轉型升級!
標簽:廢塑料回收信息再生市場入市較為迷茫,交投承壓,心態愈加謹慎。下游拿貨節奏更加遲緩,乏力不振。部分下游制品廠甚至放棄使用再生料,改用新料,場內對再生料采用份額持續縮減。
正常情況下,再生料與新料價差在800-1500元/噸不等,而目前性能較好,可與新料產生替代關系的優質白透聚丙顆粒的價格已與新料幾乎持平,再生廠家出貨阻力大,場內交投氣氛寡淡,觀望氣息濃厚。貨源供應持續不足。
再生PP行業對進口依賴程度較高,2017年及以前廢碎料進口量以萬噸計數,2015、2016年進口量分別為70.68萬噸、87.2萬噸, 2017年其進口量為63.8萬噸,但2018年截止到目前其核定進口量驟降,僅為7102噸。進口量一下子大幅縮減,導致很多再生廠家沒有足夠的毛料供給。當下也有部分業主寄希望于進口再生顆粒,目前前線各港口第一批情況反饋并不盡人意,進口再生塑料顆粒滯港現象嚴重,大量料子壓港。
“三個統一”要求比想象中更加難以操作,各海關會要求送鑒定機構鑒別,有些鑒別機構會因為顆粒形狀和大小不同,有可能被判定為固體廢物,海關會按照鑒定結論,要求貨物退運。目前進口顆粒入市緩慢,數量稀少,前路漫漫。
反觀國產顆粒前路也并不明朗,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回收機制,毛料收購零散且滯后性較強,回收成本較高,拉漲報盤。近期環保方面持續施壓,其強度不降反升,新一輪環保旋風開啟,且應做好環保督查在未來仍將保持高壓態勢的心理準備。場內各地緊急停產、限產范圍擴大,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相繼“淪陷”,不少生產企業開工不穩,甚至關停,為降低風險,多謹慎控制庫存,按需采購,隨用隨拿,整體產量大幅降低。
在新料價格不斷下調以及需求逐漸轉淡的影響下,年后歸來至今,下游廠家觀望為主,部分尚以消化庫存為主,買盤淡弱,且多壓價詢盤,剛需成交。而在成本面偏高和供應偏少的大背景之下,持貨商略有惜售情緒,多根據自身狀況靈活走貨。再生廠家出貨阻力重重,整體市場延續弱勢,報盤整理為主。
綜上所述,再生PP報盤受新料報盤打壓,略有回落趨勢。但再生料貨源緊張,支撐報盤,市場參與者謹慎觀望,近期僵持為主,暫無較大波動空間。整個再生PP行業飛速的發生著變化,急需轉型升級,我們需要更新對行業的認識,促進其更加積極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