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濕地公園整改,遵義10家被勒令整改塑料造粒廠卻夜里偷偷生產
標簽:廢塑料清洗污水處理設備今年7月,貴州遵義新蒲新區大山村10家塑料造粒加工企業因節能違法被勒令停業整改一個月。11月7日,當地村民撥打記者熱線反映,這10家其中有部分企業夜間偷偷生產。
遵義新蒲新區偏僻山溝里,塑料污染企業扎堆,空氣和水質受到嚴重污染。今年7月,包括本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對此予以報道后,遵義新蒲新區環保部門隨即介入,將10家塑料污染企業查封一個月,要求進行整改。
可是,恢復生產后,10家塑料造粒廠仍然繼續污染。遵義市節能局環境監察支隊為此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結果顯示:7家企業無證排污,8家企業存在廢氣治理不到位,并私設暗管排放生產的廢水廢渣。
10月28日,遵義市環保部門對10家污染企業法人進行集中約談的同時,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并送達了行政處罰告知書,責令10家塑料污染企業立即停止生產,一個月內,環保部門進行復查合格后,方能恢復生產(貴州都市報11月2日曾報道)。
11月7日,村民撥打記者反映,被勒令停產后,部分企業白天“按兵不動”,夜間卻偷偷生產。當晚8點過,記者再次來到新蒲新區大山村。一進入村子,空氣里就傳來一股刺鼻味。借著手電光,記者看到,作為生產原材料的白色垃圾在露天堆積如山。10家被要求停產整頓的塑料造粒廠有4家在偷偷生產,嗆人的煙霧不斷從破爛的廠房屋頂排出。
據了解,新蒲新區大山村的這10家塑料造粒加工生產企業,每家投資不過100余萬元,機器設備落后,為了節約成本,才放棄購置昂貴的污水和廢氣處理設備,只對污水簡單地進行沉淀處理,導致排污不達標。
而按照環保部門之前做出的停產整頓時間算,迄今不過10來天,這些企業真的復查合格了嗎?昨日,記者分別與遵義市環保部門和新蒲環保部門取得了聯系,雙方均表示,將對此進行調查核實。